全站儀、水準儀的校準與校正
一. 長水準器的校準和校正
檢查
1、 將儀器安放于較穩(wěn)定的裝置上(如三腳架、儀器校正臺),并固定儀器;
2、 將儀器粗整平,并使儀器長水準器與基座三個腳螺絲中的兩個的連線平行,調(diào)整該兩個腳螺絲使長水準器水泡居中;
3、 轉動儀器180°;觀察長水準器的水泡移動情況,如果水泡處于長水準器的中心,則無須校正;如果水泡移出允許范圍,則需進行調(diào)整。
儀器校驗校正
1、 將儀器在一穩(wěn)定的裝置上安放并固定好;
2、 粗整平儀器;
3、 轉動儀器,使儀器長水準器與基座三個腳螺絲中的兩個的連線平行,并轉動該兩個腳螺絲,使長水準器水泡居中;
4、 儀器轉動180°;,待氣泡穩(wěn)定,用校針微調(diào)正螺釘,使水泡向長水準器中心移動一半的距離;
5、 重復3、4步驟,直至儀器用長水準器精確整平后轉動到任何位置,水泡都能處于長水準器的中心。
二. 圓水準器的檢查和校正
檢查
1、 將儀器在一穩(wěn)定的裝置上安放并固定好;
2、 用長水準器將儀器精確整平;
3、 觀察儀器圓水準器氣泡是否居中,如果氣泡居中,則無需校正;如果氣泡移出范圍,則需進行調(diào)整。
校正
1、 將儀器在一穩(wěn)定的裝置上安放并固定好;
2、 用長水準器將儀器精確整平;
3、 用校針微調(diào)兩個校正螺釘,使氣泡居于圓水準器的中心。
注:用校針調(diào)整兩個校正螺釘時,用力不能過大,兩螺釘?shù)乃删o程度相當。
三. 望遠鏡粗瞄準器的檢查和校正
檢查
1、 將儀器安放在三腳架上并固定好;
2、 將一十字標志安放在離儀器50米處;
3、 將儀器望遠鏡照準十字標志;
4、 觀察粗瞄準器是否也照準十字標志,如果也照準,則無須校正;如果有偏移,則需進行調(diào)整。
校正
1、 將儀器安放在三腳架上并固定好;
2、 將一十字標志安放在離儀器50米處;
3、 將儀器望遠鏡照準十字標志;
4、 松開粗瞄準器的2個固定螺釘,調(diào)整粗瞄準器到正確位置,并固緊2個固定螺釘。
四. 光學下對點器的檢查和校正
檢查
1、 將儀器安置在三腳架上并固定好;
2、 在儀器正下方放置一十字標志;
3、 轉動儀器基座的三個腳螺絲,使對點器分劃板中心與地面十字標志重合;
4、 使儀器轉動180°;,觀察對點器分劃反中心與地面十字標志是否重合;如果重合,則無需校正;如果有偏移,則需進行調(diào)整;
校正
1、 將儀器安置在三腳架上并固定好;
2、 在儀器正下方放置一十字標志;
3、 轉動儀器基座的三個腳螺線,使對點器分劃板中心與地面十字標志重合;
4、 使儀器轉動180°;,并擰下對點目鏡護蓋,用校針調(diào)整4個調(diào)整螺釘,使地面十字標志在分劃板上的像向分劃板中心移動一半;
5、 重復3、4步驟,直至轉動儀器,地面十字標志與分劃板中心始終重合為止。
五. 望遠鏡分劃板豎絲的檢查和校正
檢查
1、 將儀器安置于三腳架上并精密整平;
2、 在距儀器50米處設置一點A;
3、 用儀器望遠鏡照準A點,旋轉垂直微動手輪;如果A點沿分劃板豎絲移動,則無需調(diào)整;如果移動有偏移,則需進行調(diào)整。
計量校準校正
1、 安置儀器并在50米處設置A點;
2、 取下目鏡頭護蓋,旋轉垂直微動手輪,用十字螺絲刀將4個調(diào)整螺釘稍微松動,然后轉動目鏡頭使A點與豎絲重合,擰緊4個調(diào)整螺釘;
3、 重復檢查3,校正2步驟直至無偏差。
注:如果對分劃板的豎絲進行的校正,則在完成后,請檢查儀器的照準差和指標差是否發(fā)生了改變。
六. 儀器照準差C的檢查與校正
檢查
1、 將儀器安置在穩(wěn)定裝置或三腳架上并精密整平;
2、 瞄準平行光管分劃板十字絲或遠處明顯目標,先后進行正鏡和倒鏡觀測;
3、 得到正鏡讀數(shù)HI和倒鏡讀數(shù)HR;計算照準差C-(HI-HR±;180°;)/2;如果C<8”;,則無需調(diào)整;如果C>8”;,則需進行調(diào)整.
校正
1、在倒鏡位置旋轉平盤微動手輪使倒鏡讀數(shù)HR”=HR+C;
2、松開望遠鏡分劃板調(diào)整螺釘護蓋,調(diào)整左右兩個調(diào)整螺釘,使望遠鏡分劃板與平行光管或遠處目標重合;
重復進行檢檢和校正直至合格為止。
(此法用于T-602全站儀,尼康全站儀請使用電子校正程序。)
七. 豎直度盤指標差I的檢查和校正
請進行完十字絲校正和2C差校正后,再進行本檢校
檢查
1、 將儀器安置在穩(wěn)定裝置或三腳架上精密整平并開機;
2、 用望遠鏡分別在正鏡和倒鏡位置瞄準垂直角為±10°;左右的平行光管分劃板或遠處目標,得到正鏡讀數(shù)VI和倒鏡讀數(shù)VR;
3、 計算:指標差為I=(VI+VR-360°;)/2
4、 如果指標差小于15”;,則無須校正;如果大于15”;,則需進行調(diào)整。
八. 電子補償器的檢查和校正
A,B,C為基座角螺旋
a. 縱向補償精度
1) 盤左位置,整平儀器,精確照準平行光管水平絲,讀取天頂距M1(照準讀數(shù)3次取平均)。
2) 轉動腳螺旋A,使儀器上傾2’—3’(儀器補償范圍內(nèi))后,再用豎直微動螺旋,重新使望遠鏡照準平行光管水平絲,讀取天頂距M2(照準讀數(shù)3次取平均)。
3) 反向向轉腳螺旋A,使儀器恢復水平后下傾2’;—3’;,再用豎直微動螺旋使望過鏡重新照準平行光管水平絲,讀取天頂距M3(照準讀數(shù)3次取平均)。
4) 轉動腳螺旋A,使儀器恢復水平,又微動望遠鏡精確照準平行光管水平絲,讀取天頂距M4(照準讀數(shù)3次取平均)。
5) 計算縱向補償精度
取D1=M2-M1,D2=M3-M1,D3=M4-M1,取其中絕對值最大者為檢定結果,當補償?shù)臉藴什顬?span style="color: rgb(79, 79, 79); font-family: -apple-system, "SF UI Text", Arial,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WenQuanYi Micro Hei", sans-serif, SimHei, SimSun;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1’時,其值應小于等于3’。
b. 橫向補償精度
1) 盤左位置,整平儀器,準確照準平行光管水平絲,讀取天頂距讀數(shù)N1。
2) 同向轉動腳螺旋C和B,使儀器下傾2.5’后,再用豎直微動螺旋使望遠鏡重新照準平行光管的水平絲,讀取天頂距讀數(shù)N2(照準讀數(shù)3次取平均).
3) 按相反方向同向轉動腳螺刻C和B,使儀器向上傾,回復水平后又上傾2.5’;,再用豎直微動螺旋使望遠鏡重新照準平行光管水平絲,讀取天頂距讀數(shù)N4(照準讀數(shù)3次取平均)。
4) 轉動腳螺旋C,使儀器恢復水平,再用豎直微動螺旋使望遠鏡重新照準平行光管水平絲,讀取天頂距讀數(shù)N4(照準讀數(shù)3次取平均)。
5) 以上補償精度的測定也可以借助雙向微傾臺進行。
6) 計算橫向補償精度
取D1’=N2-N1,D2’=N3-N1,D3’;=N4-N1,取其中絕對值最大者為檢定結果,其值均應小于等于3’。
九. 測角精度的檢查和校正
1. 水平角檢查
多目標平行光管法
室內(nèi)中心位置設一穩(wěn)定的儀器升降臺,上面安置被檢儀器;沿該儀器升降臺水平方向的圓周上再設置4—;6個平行光管作為照準目標,精密調(diào)整平行光管的分劃板及其傾斜度和軸線方向一致使各降臺上儀器依次照準時,不需改變調(diào)焦均能看到最清晰明亮的平行光管分劃板上的十字線呈像,而且豎線處于鉛垂位置。觀測過程中以表5所列各項限差控制檢測結果的準確度。如果半測回零差超限時,應重測該測回;一測回二倍照準差互差和各測回方向值互差超限時,應重測超限方向(帶上零方向)或者重測一測回;一測回重測方向數(shù)超過該測回全問方向數(shù)的1/3時,應重測全部測回。
檢定結果的計算:
根據(jù)最小二乘法原理公式計算一測回水平方向標準偏差值。
2. 豎直角檢查
采用標準豎直角法,裝置如圖,分別在1,2,3,4,5各點設置平行光管一個。
檢定時,將儀器安置在升降工作臺上,并調(diào)整到工作狀態(tài),以盤左位置自上而下依次照準5個目標,并讀記觀測數(shù)據(jù),每個目標讀數(shù)兩次,取平均植。用同樣方法在盤右位置自上而下依次照準目標,并讀記觀測結果,然后,取盤左. 盤右平均值減去水平方向值,即得豎角觀測值,此為一測回,共測4測回,最后求得一測回豎直角標準偏差,其值應符合下表12項:
十. 測距精度的檢查和校正
首先要選擇一處基線,共三段,10M,100M,300M,將儀器架設好,在10M處架設棱鏡,測出數(shù)據(jù),根據(jù)標準值調(diào)整機器加常數(shù),使其達到準確值,再測100M及300M的數(shù)據(jù), 100M的誤差在2MM以內(nèi),300M的誤差在4MM以內(nèi)即為合格.